「殺熟」現象無所不在
總覺得這次旅程有點邪門😒
不過兩個月前我才來過紐約,出發前在某網站訂了曼哈頓中城一家飯店,當時平均價格是每晚240美元(加完稅金和每日服務費最終落在270左右)。
飯店不論內部或外部環境我個人都非常喜歡,我還喜孜孜想:「房間夠大、地段又超級方便,雖然和其他城市比曼哈頓價格是貴了點,但也還在接受範圍」
結果這個月出發前,我用同一個網站再度查詢房價時發現天殺的,同一飯店同樣房型,便宜的一晚350就算、貴的一晚高達700😖如果要訂一週那每晚平均價格差不多是450美元(不是五星級喔)
「又不是美國長假、日本中國黃金週也早結束,你們紐約究竟在貴什麼?我都已經訂不起上次那家飯店了」我搖派駐紐約的前同事肩膀淚訴
「楊姊姊,我估計妳是被大數據殺熟了。妳已經是該網站的Gold會員(熟客)他們知道妳常住飯店,說不定已經在對妳價格歧視」
真的嗎?我被大數據殺熟了嗎?
大數據殺熟,意思就是價格歧視!
「互聯網廠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,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行為。也就是說: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,互聯網廠商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,並依此獲得利潤最大化」(引用)
簡單來說是熟客你買越多不但沒有便宜,反而店家賣你的價格更貴。
我承認我平常購物沒有比價習慣,有些日常用品我甚至不記得單價(只有飯店、機票這種數目比較大的會有印象)常常買完就忘記。可這種該死性格用在工作上非常不好(我有深刻反省😔)
拿開團購來說,我一開始以為只要幫大家努力選出好商品就行,所以我的重心全放在商品身上。後來有讀者來信提醒「小羊,可能妳個人不在乎十幾或幾十元價差,但我很在乎。廠商是不是把中古小姐讀者當凱子呢,不然為何妳這團價格比較貴」
被提醒之後我現在超級會對工作上的價格斤斤計較,可即使我已經拿出計算機,有些現象還是避免不了,比如「殺熟」
我們團購業績明明很好,廠商也口口聲聲說「中古小姐的讀者權益最重要」但後來卻發現對方給第一次開團(零業績起跳)的人更好條件,而把熟客(在我這裡購買產品的各位)權益犧牲掉,大概是想反正各位已經愛上產品怎樣都會購買……
我說廠商,這跟可樂在路邊超市賣一美元拿到高級餐廳賣七美元的概念不同,我知道我的讀者們都有一定經濟能力、她們注重健康美容、對於喜歡的產品花錢毫不手軟,但你們不能在嚐到甜頭之後就把我這兒當高級餐廳,這做法擺明是「殺熟」。
所以,各位如果發現哪個熱購產品不再出現在中古小姐版上,那就是我在殺「殺熟」廠商😔
PS 以團購場合來說,真的很希望廠商們訂出清楚價格策略,我自己唸MBA我也理解並且接受價格會變動,但起碼變動原因拿出來是要能說服大家的吧!忠實消費者養成非常不容易,要毀掉通常只在一瞬間,還請廠商珍惜你們的(不是我的)顧客。
#大數據
#中古小姐紐約行